close
日本大阪民宿地點:大阪市生野區桃谷1丁目離天王寺和曰本橋道頓堀都很近一間二人有二間 - 三年新房-一人台幣NT800 -line ID meili1960 LINE ID 0975007500 柯小姐 -台灣電話 0925554815 日本電話+8190-7361-1243 語言:日語,國語,台語曰
這篇文章比較沒那麼遊記,有點像是照片、感想和反省的分享。
自從上次的環島初體驗後,就把騎上武嶺放在下個想望名單裡。
依舊是每周一堂50分鐘的飛輪課,外加每兩個周末一次30~70km左右的練騎。
今年4月買車開始騎車後,尤其是經驗過環島後,還是喜歡一個人騎車的感覺,確定自己騎單車是因為喜歡一個人騎車時可以獨自享受身體與精神上與大自然同在時的愉悅(還有痛苦)感受,看到美的事物可以隨時停下來觀賞、拍照、分享,所以這樣的單車之旅好像跟競速、自我挑戰的限定時間內的騎車有著不同的過程和體驗。
對我來講,或許這樣也是自我挑戰,但我挑戰的是那個平常安於現狀的自我;挑戰的是那個只在乎目的,沒那麼在乎過程的習性;當然也藉著這樣的過程去體驗著那種專屬於受苦的刻印後才會有的自我與美的存在。
9/19(二)下午啟程
台北--國光號--埔里--背包客棧
9/20(三)埔里--武嶺
出發!

帶著攜車袋搭公車


台北轉運站上國光號

埔里車站將車組好

民宿背包客棧

因為是一個人獨自上山,所以沒有支援的團隊可以減輕一些重量,也不確定這樣的肉腳菜鳥上山後的狀況,於是把環島的車袋也帶上了,基本重量少不了,於是路上只好一直羨慕車上只配備水壺上山的車友們。
清晨,出發

以為從住宿地點往地理中心碑很簡單,沒先看手機Google maps,結果往反方向走,一路下坡,只好回騎,終於往武嶺走,但又錯過地理中心碑...



我會為了這些美麗的事物停下來欣賞和拍照。
野薑花


到了人止關,只有瘋子和傻子才會繼續往上騎吧!




山巒與聚落




越接近清境,就有越多的華麗民宿,它們很美,但取代了原本的美!


清境農場


因為不進去農場,於是爬上矮牆從鐵絲網看羊群、拍照,結果跳下來時,在路上摔的翻了兩圈,路邊步道上的旅客成了體操表演的觀眾。原來騎到了清境,小腿已經發軟沒力,跳下來時已無力支撐身體重量
....
這是紅藜田嗎?

騎單車第一次抽筋的地方,值得紀念




山上賴以為生的管線



鳶峰


再來就是,其實一直都是,上坡上坡再上坡
看來我到了山神們居住的地方了!




其實每次騎車到某個地方時,我會小聲的說:很抱歉來打擾你了,謝謝你包容我的任性,謝謝你讓我來親近你,體驗你的美麗與偉大,請你保佑我,感恩!
我認為真正的尊重,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感謝,除了必要的需要外,不留下什麼,也不帶走什麼,除了滿滿的感動之外。
昆陽、太魯閣國家公園到了

到了昆陽,當然再來就是大家必定要造訪的武嶺排樓。
但是...

剛經過合歡山入口處,遠遠看著再一個上坡的彎就可以到的武嶺排樓,距離只差600公尺吧,卻開始下起大雨,高山的雨是人類很大的敵人,氣溫十度以下的濕冷,很容易失溫導致意外,這場雨又特別大。
我只好放棄,除了濕冷,還有天色將暗,非常危險。該要聽常出外騎車好友的建議,適時放棄。
其實因為我用很慢的進度行進,到昆陽時已經過了下午三點,再往武嶺騎時,自己很清楚時間晚了,但還是覺得不想放棄難得的機會,終究還是繼續騎上去。
回頭下山在路邊一個雨棚躲雨時,有從台中騎機車要上去看星星的男生也下來躲雨,他怕我失溫,給了我杏仁巧克力補充糖分。後來還是決定要趁天色還亮時騎下山,下山時雨大到眼前視線幾乎看不清路面狀況,只能延著路中間的反光片確定路線小心的騎著。後來遇到好心汽車司機在前面慢開閃黃燈當前導車,一路緩慢下滑到清境後,汽車路邊停下來,我打完招呼謝謝後繼續下滑到霧社投宿。
在3千多公尺高的山上,被濕冷的雨搗亂了最後的600公尺,淋濕的身心卻也因為遇到善良的人而被溫暖。
隔天,準備騎回埔里搭國光號回台北。日本大阪民宿大阪市生野區桃谷1丁目離天王寺和曰本橋道頓堀都很近
回程美景,但要活著才能欣賞到!




回程補拍

分兩段的Strava紀錄




這次經驗學到,如果有危險的可能,該放棄就要放棄,不要執著。
以後如果沒有充分準備,我不會再騎單車上武嶺了,太苦了...😥,最後兩公里幾乎牽車上去,本來還想著再來是阿里山...(後來朋友說阿里山相對難度低,於是又自燃了起來)。
一路上雖然很苦,但可以遇到太多美和觸動人心的事物,這會是一種癮,很健康的癮吧!
補充:好多朋友建議我帶著車袋和背包上武嶺太重了。老實說,我本來想當天騎到花蓮去的,或許會在花蓮住一晚再回台北,所以我以這樣的設定而多帶了一些東西上路,這就是想像和現實是有段差距的,但這也是獨自騎車旅行時的不可預測性和挑戰性吧!除了因不可預測而來的驚喜和體驗,如何隨時做出維護自身安全的選擇和判斷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菜鳥心得)
自從上次的環島初體驗後,就把騎上武嶺放在下個想望名單裡。
依舊是每周一堂50分鐘的飛輪課,外加每兩個周末一次30~70km左右的練騎。
今年4月買車開始騎車後,尤其是經驗過環島後,還是喜歡一個人騎車的感覺,確定自己騎單車是因為喜歡一個人騎車時可以獨自享受身體與精神上與大自然同在時的愉悅(還有痛苦)感受,看到美的事物可以隨時停下來觀賞、拍照、分享,所以這樣的單車之旅好像跟競速、自我挑戰的限定時間內的騎車有著不同的過程和體驗。
對我來講,或許這樣也是自我挑戰,但我挑戰的是那個平常安於現狀的自我;挑戰的是那個只在乎目的,沒那麼在乎過程的習性;當然也藉著這樣的過程去體驗著那種專屬於受苦的刻印後才會有的自我與美的存在。
9/19(二)下午啟程
台北--國光號--埔里--背包客棧
9/20(三)埔里--武嶺
出發!

帶著攜車袋搭公車


台北轉運站上國光號

埔里車站將車組好

民宿背包客棧

因為是一個人獨自上山,所以沒有支援的團隊可以減輕一些重量,也不確定這樣的肉腳菜鳥上山後的狀況,於是把環島的車袋也帶上了,基本重量少不了,於是路上只好一直羨慕車上只配備水壺上山的車友們。
清晨,出發

以為從住宿地點往地理中心碑很簡單,沒先看手機Google maps,結果往反方向走,一路下坡,只好回騎,終於往武嶺走,但又錯過地理中心碑...



我會為了這些美麗的事物停下來欣賞和拍照。
野薑花


到了人止關,只有瘋子和傻子才會繼續往上騎吧!




山巒與聚落




越接近清境,就有越多的華麗民宿,它們很美,但取代了原本的美!


清境農場


因為不進去農場,於是爬上矮牆從鐵絲網看羊群、拍照,結果跳下來時,在路上摔的翻了兩圈,路邊步道上的旅客成了體操表演的觀眾。原來騎到了清境,小腿已經發軟沒力,跳下來時已無力支撐身體重量

這是紅藜田嗎?

騎單車第一次抽筋的地方,值得紀念




山上賴以為生的管線



鳶峰


再來就是,其實一直都是,上坡上坡再上坡
看來我到了山神們居住的地方了!




其實每次騎車到某個地方時,我會小聲的說:很抱歉來打擾你了,謝謝你包容我的任性,謝謝你讓我來親近你,體驗你的美麗與偉大,請你保佑我,感恩!
我認為真正的尊重,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感謝,除了必要的需要外,不留下什麼,也不帶走什麼,除了滿滿的感動之外。
昆陽、太魯閣國家公園到了

到了昆陽,當然再來就是大家必定要造訪的武嶺排樓。
但是...

剛經過合歡山入口處,遠遠看著再一個上坡的彎就可以到的武嶺排樓,距離只差600公尺吧,卻開始下起大雨,高山的雨是人類很大的敵人,氣溫十度以下的濕冷,很容易失溫導致意外,這場雨又特別大。
我只好放棄,除了濕冷,還有天色將暗,非常危險。該要聽常出外騎車好友的建議,適時放棄。
其實因為我用很慢的進度行進,到昆陽時已經過了下午三點,再往武嶺騎時,自己很清楚時間晚了,但還是覺得不想放棄難得的機會,終究還是繼續騎上去。
回頭下山在路邊一個雨棚躲雨時,有從台中騎機車要上去看星星的男生也下來躲雨,他怕我失溫,給了我杏仁巧克力補充糖分。後來還是決定要趁天色還亮時騎下山,下山時雨大到眼前視線幾乎看不清路面狀況,只能延著路中間的反光片確定路線小心的騎著。後來遇到好心汽車司機在前面慢開閃黃燈當前導車,一路緩慢下滑到清境後,汽車路邊停下來,我打完招呼謝謝後繼續下滑到霧社投宿。
在3千多公尺高的山上,被濕冷的雨搗亂了最後的600公尺,淋濕的身心卻也因為遇到善良的人而被溫暖。
隔天,準備騎回埔里搭國光號回台北。日本大阪民宿大阪市生野區桃谷1丁目離天王寺和曰本橋道頓堀都很近
回程美景,但要活著才能欣賞到!




回程補拍

分兩段的Strava紀錄




這次經驗學到,如果有危險的可能,該放棄就要放棄,不要執著。
以後如果沒有充分準備,我不會再騎單車上武嶺了,太苦了...😥,最後兩公里幾乎牽車上去,本來還想著再來是阿里山...(後來朋友說阿里山相對難度低,於是又自燃了起來)。
一路上雖然很苦,但可以遇到太多美和觸動人心的事物,這會是一種癮,很健康的癮吧!
補充:好多朋友建議我帶著車袋和背包上武嶺太重了。老實說,我本來想當天騎到花蓮去的,或許會在花蓮住一晚再回台北,所以我以這樣的設定而多帶了一些東西上路,這就是想像和現實是有段差距的,但這也是獨自騎車旅行時的不可預測性和挑戰性吧!除了因不可預測而來的驚喜和體驗,如何隨時做出維護自身安全的選擇和判斷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菜鳥心得)
真的 安全第一
安全健康才能一直騎下去
下雨的那張看了好冷 害我晚上想吃泡麵了😂
安全健康才能一直騎下去
下雨的那張看了好冷 害我晚上想吃泡麵了😂
likeorange wrote:
真的 安全第一 安全...(恕刪)
真的!躲雨時我已經把帶的所有衣服穿上,還是冷的發抖,還好有那盒杏仁巧克力。
您很厲害了喔~
如果覺得阿里山18號公路比較簡單
可以從嘉義半天岩後方那邊產業道路上去
可以比較有感騎乘這樣...

p61534 wrote:
您很厲害了喔~如果覺...(恕刪)
哈哈,該不會半天岩後面那條產業道路很有看頭

感謝!
wangben18 wrote:
這篇文章比較沒那麼遊...(恕刪)
很棒的分享


只要有健康的身體相信很快就能看到版大"攻武嶺"的分享文了



小丸子一朗 wrote:
很棒的分享,常聽說"...(恕刪)
謝謝鼓勵,這一趟路,讓我更加敬畏這座山和佩服曾經騎上去的車友們

如果有機會再去,一定會與大家分享的。
真是佩服大哥!我上次第一次騎武嶺到清境農場前就小腿抽筋無法在騎了只好放棄挑戰上回收車了(我還是輕裝上路不像大哥車子還有負重)
wangben18 wrote:
這篇文章比較沒那麼...(恕刪)
光看車重就覺得原po很神…

museshuner wrote:
光看車重就覺得原po...(恕刪)
大概是太沒安全感,去哪都要帶很多東西,就差單人帳和睡袋了...
以下文章來自: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20&t=5272557免費網賺如何10天賺1000美元
互聯網+重複自動收入系統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